“揭榜挂帅”及锋而试,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科技企业以中国速度“战疫 ”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主任查云飞教授正在使用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
此次疫情是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也检验着我国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程度和社会成效。2月4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发出了《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倡议书。该倡议书面向所有人工智能相关学(协)会、联盟、企事业单位,要求把加快有效支撑疫情防控的相关产品攻关和应用作为优先工作,向最需要的地方研发和投放人工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
科技企业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积极勾画科技战疫的蓝图;政府部门协调产学研用各方能力,确定研究重点,全力推动防疫科研成果落地。在这场特殊的“战疫”中,我们看到了中国科技的速度,也看到了政企协同的力量。
广发“英雄榜”,科技企业磨砺以须
“发出此次倡议是为了动员产业界,发挥好科技支撑作用,树立产业抗疫的标杆,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科技司有关负责人向人民网介绍,“这也是对新产品、新技术一次大浪淘沙的检验。”“此次倡议我们结合了前期推动开展的人工智能揭榜工作,指导揭榜优势企业,聚焦疫情防控亟需,发挥技术优势开展集中攻关。”据科技司介绍,在此次倡议中,两年前准备的“揭榜挂帅”工作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重点任务揭榜工作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于2018年发起,聚焦《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部署的智能产品、智能制造等17个重点任务方向,意在征集并遴选一批掌握人工智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揭榜”攻关,培育人工智能发展的主力军,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不同于以往的政府项目,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第一次向全社会发出英雄榜,榜单甫一公布,就吸引了1248家单位参与。“我们已经在划定的每一个重点任务方向中选出了5家单位,在未来一到两年的时间内,让企业在市场中优胜劣汰,最后在每个细分领域择优公布不超过3家揭榜成功单位。”科技司表示,企业不论资历论实力,能者揭榜,其中“本单位当前水平”与“本单位2020年目标”是两个重要指标。对揭榜攻关成功的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给予大力支持和推广,形成龙头带动、万船齐发的局面。
响应此次倡议,开发“胸部CT新冠肺炎智能评价系统”的依图科技也是揭榜企业之一。“多学科医学影像智能诊断平台(care.ai?)”正是依图揭榜攻关的智能医学领域项目,依图科技告诉人民网,本次疫情期间之所以能针对新场景快速行动,也有赖于之前政府应用需求引导下展开的技术攻关和积累,使得团队能充分挖掘有限数据中包含的海量信息,让“小样本”成为“大数据”。
政企协力,多个抗疫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
倡议发出后,各界积极响应。新冠肺炎CT影像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方向外,无人化高效随访问诊、大数据追踪防疫信息等应用场景也已相继落地,为抗疫工作在医疗物资生产、无人化替代、疫情分析预测等多个方面提供产业支撑。
旷视、商汤、大华等企业,利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图像识别等技术赋能红外热像仪,通过全景拼接、目标检测、目标跟踪、目标识别等功能,实现快速测温,大幅提高测温效率和异常体温者检出的准确率;深圳优必选制造的多款防疫机器人具有体温监测、室内外消杀、自动化巡逻监控和扫码登记等多种功能,已在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黄鹤公安检查站、南山分局出入境办证大厅等多地投入使用;厦门美亚柏科建设的大数据平台,可提供疫情重灾区进入人员和车辆的动态讯息,已为北京、辽宁、云南、广东、福建等近十个省市的执法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为在特殊时期推动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落地,工业和信息化部针对人工智能企业在创新和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积极协调有关资源,给予了充分的条件保障。“疫情是一场特殊的战斗,既要坚持好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主导作用,更要发挥好政府的统筹组织、指导协调等职能。”科技司表示,这些帮助包括替相关企业协调红外测温设备的供应,为研制人工智能快速测温设备提供上游产品;帮助相关企业对接医疗机构,为研制AI影像系统,提供训练数据资源,形成产学研用合力等。
据科技司介绍,在上海(浦东)、济南-青岛、深圳3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众多企业响应倡议、共同发力,已然成为了全国人工智能“战疫”的重要根据地。上海先导区已主动对接援鄂医疗队及防疫一线场景需求,推动东方医院(含援助武汉医疗队)、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首批两家单位新冠疫情防控人工智能重点应用场景建设,并为武汉防疫前线提供了CT辅助诊疗、智能消杀机器人、药品配送机器人等智能产品支援。
目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已委托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搭建相关解决方案与需求方的对接平台,吸引相产学研单位有针对性的做好技术保障,解决一线实际困难。以此次倡议为契机,工业和信息化部也计划推动有序开放相关医疗数据,在保障隐私和数据安全的前提下,供相关人工智能、医药等企业研发使用,以便为相关产品和服务的研发创新提供基础。(王政)